
雪浪石的文化價值
蘇東坡任定州知州時,巡視曲陽得一奇石,但見黑質白脈,文如飛雪浪涌,酷似當時兩位蜀地畫家孫位、孫知微所畫的“石澗奔流,盡水之變”的雪浪圖,遂詩性大發,詠出“雪浪石”詩二首,其中“畫師爭摹雪浪勢,天工不見雷斧痕”等佳句成為后代賞石家們評判雪浪石高下的圭臬。蘇翁的書屋也自題為“雪浪齋”,
從此,雪浪石便有了美稱。以至后來的達官要人,富商巨賈,推崇備至,爭相收藏,更有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篇章。乾隆帝南巡六次過定州,六次觀賞雪浪石,并賦詩三十余首,日理萬機的毛澤東主席視察定州時,專往眾春園觀賞雪浪石,并將蘇東坡的銘文向隨從人員做了詳細解釋。
太行山深處,勤勞的石材人尋著,找著,慢慢的撥開塵土,漏出了大氣磅礴的美麗面紗!
承載著石材人對生活的夢想,雪浪石離開了他的故居,迎來了它可展示才華的世界大舞臺,從此光彩奪目!
龍從云,虎從風,雪浪石攜云龍之紋傲視群雄,悄然成為園林石材的新貴,用一種與生俱來的大氣磅礴征服了所有的園林人。悄然成為了景觀圈的新貴!